
二十四節氣春分
春分節氣的到來
意味著春季已經過去一半啦!
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,每個季節三個月,古人將這三個月命名為孟、仲、季。
于是,春季就分為孟春,歡春和季春了。其中,孟春也叫早春,季春也叫晚春。那么,春分呢?春分就是仲春!
仲春時節,天地一派春光,風和目麗,美不勝收。
春 分 · 三 候

草長鶯飛,萬物復蘇
春分這天,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各地晝夜平分。春分以后,我們所居住的北半球,白天會慢慢地變長,氣溫也開始回升,春暖花開,燕子飛升。我國古人將春分分為三候,顯示出了春季的勃勃生機,風、雨、雷、電,奏出一曲春的協奏曲。
一候玄鳥至
元鳥,又稱玄鳥,即燕子。“燕子初歸風不定,桃花欲動雨頻來。”燕子是候鳥,春分日后便從南方飛回北方。

二候雷乃發聲
雷是春天陽氣生發的聲音,隆隆有聲,喚醒沉睡的萬物。

三候始電
電,陽光也;四陽盛長,值氣泄時而光生焉。蓋盛夏無雷之時,電亦有之,可見矣。

春 分 · 花 信 風

一候海棠二候梨花


三候木蘭
春 分 · 習 俗
01 豎 蛋
“春分到,蛋兒俏”,我國民間在春分有“立蛋”習俗,史料記載,這個傳統起源于4000年前,以慶祝春天來臨。“立蛋”就是把雞蛋直立在平面上,直到不倒才松手。

02 吃 春 菜
我國部分地區有春分時節吃春菜的習俗。人們采擷春季野菜,將它們涼拌、清炒,或拌餡。在我國嶺南地區,春分吃的“春菜”是一種野莧菜。逢春分那天,人們都去采摘春菜,祈求家宅安寧,身壯力健。

03 送 春 牛
春牛即“春牛圖”。在紅紙或黃紙上印上農夫耕田的圖樣,由民間善言唱者送至家家戶戶,并說些春耕和吉祥的話。

這些言語雖隨口說出,但卻句句有韻動聽,因而被人們稱作“春官”。
04 粘 雀 子 嘴
古代以農業為本,種糧食非常不容易,為了防止麻雀偷吃糧食,古人把湯圓煮的軟糯,然后穿在竹簽上,放到田間地頭。等麻雀們飛來偷吃時,就被黏住了嘴,無法偷吃糧食了?,F在,人們不再粘雀子嘴了,因為我們要愛護動物。

05 放 風 箏
春風和暖,草長鶯飛,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。風箏高高飛起,不時與燕子相遇,多么歡快??!

風箏又叫紙鳶,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。放風箏時,一定要根據風的方向、大小、速度來隨時調整喲。
春色從此分
春意從此濃
愿你心中有愛,腳下有路
愿你明媚且安然,不負好時光
編輯:袁璐
責編:萬俊奇
終審:江衛平 |